凡人微光,汇成星河。“每个人都了不起!”习近平总书记一语唤来三春,暖遍天下人心。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切身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深刻感知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在特殊考验下展现的意志和力量。
阳泉——真的了不起,她以“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敏锐性,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指示作为转型发展的“新航标”,对标对表,进一步厘清思路,增强本领,找到路径、把握机遇、赢得时代。党委政府了不起,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转型发展主动战、全面小康决胜战、改革创新攻坚战,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转换越来越强,民生改善越来越实,干事创业势头越来越强;干部群众了不起,把热爱阳泉、建设阳泉体现在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破解每一个发展难题、完成每一项具体任务之中,用“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得阳泉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人大代表了不起,“大战大考”不曾缺席,大事要事建言献策,群众小事事事关心,全市五级人大代表把履职写在阳泉热土上、写进群众心里,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先进本色。
凡是到过阳泉的人、读懂阳泉的人、留居阳泉的人,都会对这座城市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座城市始终有着一种一以贯之、泰山不移的精气神:奋进的精神、奋斗的姿态、奋发的力量。是奋斗,让这座城市写下了更多奇迹。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历史发展、地理区位和大自然,给今日的阳泉留下了许多令人艳羡的资源禀赋和积淀,比如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发展空间、生态禀赋、“中共创建第一城”历史气质等。这些是阳泉历史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转型发展可以大加利用的潜力和优势。
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面对标兵渐行渐远、发展形势逼人,追兵越来越近、竞争态势逼人,全市上下憋足一口气、铆足一股劲、希望阳泉重塑辉煌的呼声逼人。处于转型时刻、变局之中,这座城市早已不耽于享受“中共创建第一城”这一高光带来的优越感和满足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站在新时代发展前沿,胸怀“两个大局”,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对阳泉发展潜力和优势重新认识、重新谋划、重新塑造。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不仅布好局、谋划上登高望远,而且落好子、行动落实上脚踏实地。既是主角,便要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为阳泉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擘画蓝图,眼下,一幅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富活力的发展图景跃然眼中。这座城市正以鲜明的奋斗气质,胸怀大局奋笔疾书,把握大势疾行向前,着眼大事厚植优势,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
誓师再出发,在率先蹚出新路上展现新担当。一座城市一旦刻下自己的奋斗坐标,便有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活力、无可替代的魅力。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这一奋斗目标,创造性地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扬资源材料、自然区位、人文底蕴、干群素质之长,补创新、城建、生态、富民之短,这是阳泉在新发展阶段的重点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是阳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充分展现了市委、市政府跳出阳泉看阳泉、立足全省看阳泉、服务国家发展阳泉的责任担当。
铁肩扛使命,在推进转型发展上用好新机遇。2020年中国纺织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向我市颁发“中国纤维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牌匾,于是,阳泉开始从“一块炭”到“一匹布”、在“率先”上抢先机,从“一匹布”到“一件衣”、在“蹚出”上下苦功,从“一件衣”到“一座城”、在“新路”上勇探索,将顺应“世之大势”、服务“国之大者”与谋划“市之大计”统一起来,鲜明回答了阳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建设什么样的阳泉,怎样建设阳泉”“肩负什么样的使命,怎样肩负使命”等重大问题,抓住了新时代新阶段阳泉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这是阳泉儿女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阳泉的总布局、总牵引、总路径。
守护好山水,在实现绿色发展上树立新标杆。“两山”理念引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看住山、管好河、留住水、多栽树,治山、治水、治土成效显著,质量在提升,后劲在增强,活力在释放。城市治理成果丰硕,捧回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奖牌。如今的阳泉是个好地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街道洁净,市民文明,颜值有高度、美丽有深度,打造了人、山、水、林、田、城市和乡村的生命共同体,携带着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底色,正致力于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打造康养之地,一副阳泉版的“富春山居图”已顺势铺展在走向乡村振兴的金光大道之上。
发展再加速,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上激发新动能。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要落实落细工作点位,以“三城两区一基地”为路径,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城市、现代时尚的高品质城市,建设开放型枢纽经济承载区、数字经济产业引领区,建设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推动“转型出雏型”。这一产业路径使阳泉的战略意图更鲜明、战略落点更精准、战略路径更清晰、战略构想更饱满,既对接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战略部署,又契合阳泉自身实际,实现了谋事与谋势、谋一域与谋全局的有机统一。
扬帆启新程,在谋划“十四五”上凸显新跨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纲要从11个方面对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要求做好“三篇文章、五件大事、七项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部署了九个方面工作,每一项部署都是对症下药、每一项工作都是因地制宜,包含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抓好工作落实”的根本立场,彰显着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质和历史担当,这是对阳泉未来发展的担当,鲜明回答了阳泉发展的历史方位、阶段特征、独特优势、目标任务、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锚定了新时代阳泉发展的方向方位,体现了新阶段阳泉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为阳泉答好时代之问和发展之问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
托举新高度,在建设现代化上争创新优势。“创新”,已深深刻写在这座城市“首页”上,并成为阳泉的城市气质,鲜明标识和共同追求,山西智创城7号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球首个5G煤矿网络,华阳集团首台皮带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百度云计算中涌动的数据,“改变世界的新材料”气凝胶……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在阳泉汇聚,越来越多的创新能量在阳泉积蓄,越来越多的创新故事在阳泉演绎。
强身聚合力,在对外开放上构筑新高地。围绕成为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山西与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门户城市、山西向东开放的前沿阵地、山西东部生态经济核心区目标,将打造环境“高地”,作为蹚出新路的“先手棋”和“制胜招”,政务服务环境更优质、更高效,市场监管环境更放心、更透明,帮办帮扶环境更精准、更到位,交通出行环境更方便、更快捷,法治环境更公平、更安全,社会环境更宜人、更清明……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创造力不断增强。
重塑竞争新优势,是转型出雏型的活力所系、底蕴所藏、力量所在。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也昭示着历史担当者的风采。如果说“中共创建第一城”是共产党领导阳泉人民用鲜血熔铸的,那么,“晋东区域中心城”也必将在英雄的阳泉人民手中奋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