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升
当我年逾古稀,步入耄耋之时,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也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五十七年的大喜之年。
回顾党的历史,追忆个人成长史实,见证本人每取得一项成绩,每前进一步,都和党的培养教育密切相关。如同在婴幼时,少不了父母的精心养育,呵护一样。可以说父母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中国共产党却养育了我的灵魂,引领我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六十年前的一九六一年,国际国内形势十分紧迫严峻。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国内经济空前紧缩,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败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反动派声嘶力竭叫嚣要反攻大陆。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逼迫我国还债,国际共产阵营四分五裂,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反动势力企图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为了积极备战应战,准备打仗,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规模扩军征集兵员,加强军队建设,那年七月,仅阳泉地区就有四个部队同时征兵,实属历史罕见。当时,我初中毕业刚满十八岁,在校党委(阳泉矿一中和阳泉矿务局煤矿大学并校为一个党委)反复动员下,我和许多青年学生一样,踊跃报名、应征,经体检、政审,最后有二十三名同学符合条件,并且全部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建筑工程兵部队。集中后,先在大同卧虎湾进行了紧张、艰苦的队列、纪律、内务、保密、条令和射击训练。战士们都觉得很新鲜、好奇,只是粮食供应仍和地方一样,粗粮比例太高,加之训练强度大,顿顿都吃不饱,但也还勉强可忍。心想,反正是短期训练,日后到了老连队肯定要比现在好。十月底,新兵训练结束了,盼望到老连队的愿望终于来到了。一天晚上,接到通知,明天就要到老连队了,战士们闻讯后,不知有多高兴呢!第二天一起床,未出早操,战士们个个打好被包,清理好住地卫生,吃过早饭,每个人还发了两个大馒头,一个足有三两重,这是入伍以来第一次享受,而且没有人向战士交待,这是什么时候的干粮。有的战士拿到以后不顾一切,立马几口就干掉了一个,先填饱肚子再说。
上午十点,整装列队到大同火车站,直接登上军运列车(装运货物的闷罐车)一直呆到傍晚才开车,列车行得很慢,而且每遇大小站都要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列车到达河北官厅火车站,下车以后,整队步行前进,当时,谁都不知奔向何处。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越走山越大,天越小,心越寒。在这两天间,只吃过三顿小米饭。第二天下午四点左右,部队停止行军,原地待命,等待往老连队分兵,此时,战士们又饿又渴,又困又累,多数人脚上都打起了水泡。真是叫精疲力尽。时间不长,我们二十多个新兵被点名分配到二营七连。心想,总算可以歇歇脚了。没想到领兵的副指导员带领我们不声不响原路返回,又走了一个小时,返回到来时路过的大山(分水岭)半腰,已是黄昏时分,副指导员告诉我们“到家了”。走近一看,眼前有几顶帐篷。还有几个干部在那里等待。副指导员按花名册点名,我和四名新战士被分配到三排。排长领着我们走到一顶帐篷侧面,掀开门帘,只见帐内闪烁着像萤火虫似的几盏小煤油灯在发光,走下三、四个土台阶,帐篷中间有一条通道,老战士们(也有比我早到几天的湖北、江西兵)分别端坐在通道两边的土炕边,欢迎我们的到来。排长首先把我们几个分配到各班,我和同学黄贵福分到十班。接着排长介绍了连队情况和当前担负的修路任务,分别向新老战士提出了要求(可能出于保密,只字未提整个部队的驻地和具体任务)。紧接着各班召开了班务会,然后按照个子大小调整好床位,把复员老兵留下的长一米九,宽六十公分,厚三公分的一块又旧又薄的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的褥子,按位帮我们铺好,上面再铺上一块白床单。九点,熄灯哨过后全部熄灯就寝。
躺在冷冰、潮湿的土炕上,面对眼前的一切,彻底破灭了此前的种种幻想。翻来覆去怎么都难以入睡,思来想去,久久无法平静,想家乡,思亲人,怪自己,悔恨交加的泪水顿时流满两颊,浸湿了枕头……可能是连续两天不停的步行军,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也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刚入睡,起床哨突然把我们从梦乡惊醒后,学着老兵的动作,急忙穿好衣服,跟着老兵跑步集合,参加连队早操,七点收操,又跟着老兵到谷底河沟,砸开薄冰,用冰凉的河水洗漱完。七点半,全班围在帐篷外的一块空地上,等待副班长给每个人分好一碗小米饭,外加几片土豆片、海带丝和黄豆。人人狼吞虎咽,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吃完了。八点集合哨一响,战士们穿好军大衣,自带镐、锹、箩筐等修路工具,全连集合列队到分水岭顶山上修路。一到工地,脱去大衣,叠得整整齐齐,放在靠山根的路边,开始辟山扩路,中间,班与班来个四十分钟的小高潮比赛,到时比哪个班出土量最多。寒冬时节尤其在高山顶上,更是寒风凛冽,但是各班都不甘落后,战士们人人累得浑身大汗,却不敢怠慢。中午,炊事班把饭送到工地,各班战士围蹲在一起,等待副班长把打来的土豆片、黄豆、海带丝和两个玉米面锅贴,分给每个战士。饭后,稍加休息继续施工,傍晚,擦黑收工回营。晚饭多数和早饭一样,偶尔,中午每人会有两个白面馒头,里面还加些本地盛产的杏树叶子,以其充量。还有一段时间,玉米面少了,高粱面多了,许多战士便秘地解不下大便,即使这样也还是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修路任务完成后,紧接着又是架设高压线,任务更加紧张,艰苦繁重。所有高压铁塔配件、水泥电杆底座、卡盘全由人扛肩抬,从谷底艰难地运往山顶。随着修路、架线任务的推进,流动性很大,居无定所,除分水岭多住帐篷外,绝大部分都住在沿路的百姓家。一个班十多个人住在一盘大土炕上,加之常年无洗澡条件,战士身上全都生满虱子,整天奇痒难忍。文艺生活更加单调,除了几个人围在一起下下军棋,别无他乐。
在这样恶劣的艰苦环境下,多数新兵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普遍认为参军这条路是走对了,可工程兵这个门进错了。甚至有个别人真的坚持不住了。对我来讲,同样处于思想徘徊不定之际。共产党员、老班长发觉后,及时找我谈心,并以他刚入伍在大西北西昌,建设卫星发射基地的艰难经历鼓励我说:苦不苦,想想旧社会,累不累,想想长征两万五千里。当兵的人都是自找苦吃,怕苦就不要来当兵,当兵就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志者千万不能当逃兵,再苦再累也应该挺起腰杆,勇往直前!
加之,在这关键时刻,全军开展贯彻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大搞突出政治,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创造四好连队,争当五好战士活动。新老之间、党群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大家互帮互学,相互鼓励,战士间形成你追我赶热潮,浓厚的政治氛围迅速改变着每个战士的灵魂。经过一年的艰苦磨练,思想觉悟大提高,各项工作争先恐后抢着干。一九六二年底,我不但被评为五好战士,而且还荣立了一次三等功。
排长亲自找我谈心,鼓励我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特别在政治上要有所进步,启发我积极向组织靠近,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之后,我学习更加努力,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同时,还学习了党章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等资料,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了解,及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一九六三年上半年,我们二营完成了修路、架线、建变电站的任务,正式到达大部队驻地—102工区。这是方圆百里的一片禁区,三面环山,高山林立,耸入云天,只有一面可以进出,而且岗哨森严,所有军人出入,没有通行证,任何人都不得出入,除此之外,其它处插翅都难飞。后来,我们转战担负141掘进任务。不久,我被选调连部任通讯员,在连首长身边工作,更加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尤其在战斗英雄,郑定富连长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精神鼓舞下,成长进步更快。郑定富,四川沐川县人,生于1930年,1951年7月参军赴朝,任志愿军65军195师584团二营五连爆破班副班长,1952年10月,在开城保卫战中,只身一人炸毁敌5个地堡,最后全班11名战士只有他一人奇迹般幸存。并荣立一等功,荣获二级青年爆破英雄称号,成为志愿军286名二级英雄中的一名虎将。同时,荣获朝鲜民主共和国二等独立勋章,曾受到金日成主席亲切接见。战争结束回国后,一直保持着战斗英雄气概。是工程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代表,最后从工程兵52师领导岗位退休,80年代我曾在北京拜会过老英雄,2000年因病去世。英雄连长郑定富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也是我成长进步的动力。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由连指导员李瑞和副连长刘友泉介绍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努力学习,实践锻炼,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牢固。1966年提升为排长,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一生,当年再次荣立了一次三等功,十一年的部队生涯充分证明,解放军部队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改造人、塑造人的大熔炉。过后,我真正醒悟到: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一九七二年转业到地方,先后在民政局、市信访局、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整整三十年,无论职务怎么变,我始终保持和发扬了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当时已经有条件也有资格上下班可有小车接送,但我仍然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邻居们见了就问,别的科长上下班都有车接送,听说你已经是局长了怎么上下班还骑一个破自行车呢?不怕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总是淡淡一笑说,当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辈子的,当你上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有下的一天,到那时人们再问你,你怎么不坐车了?你又以何颜面以对呢?
实践证明,只要你做好了,党和人民是不会视而不见的。1982年市政府办公厅和市人事局授予我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1983年被市直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7年在旧街乡任扶贫工作队长期间,我带着自行车下乡,经常深入各点,帮助工作,研究指导扶贫项目。198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致富模范队员称号;2000年被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退休后的2019年被市人大机关老干部支部评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教育,离不开部队首长和地方领导的培养,更离不开战友、同事们的帮助认可。因此,我会永远感谢他们,同时更不会忘记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介绍人,自离开部队以后我曾多次打听寻找过他们。八十年代曾在大同拜会过一次已经离休的李瑞老首长。今年六月,在战友网上联系到了苦苦寻找近五十年失联的刘友泉老首长。如今老首长虽已年高九十有三,但精神依然饱满,宏亮的言谈底气仍然不减当年。在网上我们聊了很长时间,不知有多少说不完的话相互要倾吐,但更多的话题便集中在部队一起生活工作的十多年往事上。瞬间,仿佛把时光拉回到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晚上,接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党员大会场景……入党介绍人刘友泉最后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虽然党员大会通过接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但你仅仅是个预备党员,要想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还需要一年的考验期,即使到期转正了,要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是需要接受党组织对你的长期考验,希望你在实践中落实自己入党时的誓言……
在网聊中,我欣慰地告诉我的老首长,我没有辜负党对我的长期培养教育,我没有忘记你们对我的殷切期望,我没有给你们丢脸,请首长放心,如今我虽然退休多年,但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牢记党的使命,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紧跟共产党,走好有限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