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可能对有些人来说,会觉得人大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其实人大就在我们身边,觉得它很远,是因为人大工作常常“润物细无声”。随着“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阳泉站活动启动,本网记者将带你全方位了解身边的基层人大、基层代表,看看他们平时都干些什么,看看他们是怎样让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周昱丽)“我们把23名人大代表的微信二维码都挂在社区‘人大代表之家’的墙上。”阳泉矿区平潭街街道办事处东山社区主任荆素俭虽然是一名老代表,但她履职的思维可新潮的很。
她告诉记者,现在微信沟通很方便,百姓有什么意见建议,通过加代表的微信就能随时随地反映,大大缩短了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反响特别好,目前加我的群众已经达到100多人了。”荆素俭高兴地说。
在“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中,有很多基层人大代表和荆素俭一样,创新履职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让人印象深刻。
阳泉矿区桥头街道段南沟社区,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工矿型城市社区,辖区职工全部分流,随着阳煤外扩,远的到内蒙、新疆,近的到寿阳、运城等城市,他们很长时间都回不了家,造成社区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面对这样的现状,段南沟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阳泉市矿区人大代表任红梅提出“鸿雁精神”,她说外出职工就好像鸿雁一样,候鸟般迁徙,社区就是他们的巢、就是家。
她利用社区老人爱遛弯的特点,把大家组成“银雁志愿服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防贼防盗;她在社区办公楼设立“雏雁之家”、“归雁亲情屋”等帮助青少年与家里长辈更好地沟通;创办“鸿雁驿站”畅听民意;组成“鸿雁宣讲团”,为居民普法讲德……社区居民都把她当亲人,什么事都愿意和她说。“群众把心里想的、着急办的事向我诉说,那就是把我当自家人,我不为群众想,怎么对得起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任红梅如是说。
如果说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对任红梅来说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那么对连续当选两届山西省和阳泉市人大代表的刘新东来说,就是以执着的信念彰显法治的力量,山西省十二届人大确立的94件议案中,刘新东领衔提出24件,多数被列入全省五年立法规划,成为省人大代表中的“议案高产专家”。
此外,还有慈善博爱的矿区代表尚爱成,他坚持资助父母双亡的赵家琦、赵昊玮姐弟;实实在在帮村民圆梦的省人大代表李乃珠;为中国教育和孩子未来矢志不渝的省人大代表刘林娣……这些代表只是千千万万基层人大代表的缩影,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认真履职,他们都是我们身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好代表!
记者手记:
5天的采访时间很短,基层人大、基层人大代表们做的工作不是这几篇稿件能说完的,记者只能通过选取其中的几个点,告诉你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你看,基层人大通过立法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监督回应百姓关切,助推民生问题解决;通过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加快社会的发展。而人大代表们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光和热,同时为百姓的幸福生活鼓与呼。可以说,基层人大、基层人大代表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和家园每天都比昨天更美好,现在你还觉得它离你很远吗?